台灣老牌機車製造商光陽工業近期爆發經營權爭奪戰,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事件主角為現任董事長柯勝峯與第二大股東柯俊斌,這場爭鬥不僅牽涉到公司未來發展方向,更牽動著上千萬光陽機車使用者的權益,以及台灣機車產業的格局。這起事件的時效性極高,值得密切追蹤。
柯勝峯於4月10日在台北召開記者會,公開宣布將退出4月16日的董事監察人改選。此舉震驚業界,因為他直接指控第二大股東柯俊斌及其家族企業光州建設意圖掌控光陽工業的經營權。柯勝峯在記者會上聲淚俱下,表示雙方在經營理念上長期存在嚴重分歧,尤其在銷售策略和產品定價上意見相左,導致公司內耗嚴重,影響整體營運效率。
柯勝峯指出:「公司高層理念不同,造成內耗。他積極推動銷量與提升市占率,柯俊斌卻要求機種漲價與減少促銷。多頭馬車下的內耗與分裂,造成組織運作失能。」他更坦承,3月份公司發布的聲明否認經營權之爭,事實上並非真實情況,「經營權爭奪正在上演,市場傳聞非空穴來風。」柯勝峯更進一步呼籲,包括柯俊斌在內的三大股東都應退出經營階層,讓專業經理人領導公司,以解決公司內部的長期紛爭,讓光陽工業擺脫家族內鬥的陰影。
柯勝峯表示,他持有公司三成股權,柯俊斌則擁有二成股權。這場權力鬥爭的關鍵,就在即將到來的4月16日董事監察人改選。柯勝峯的退出,意味著這場爭奪戰將更加激烈。
對此,柯俊斌則否認柯勝峯的指控,他表示:「與事實不符,組織運作一切依據公司法及公司相關規定執行。對於公司經營方向一直著眼長遠發展…股東有穩定的投資報酬為目標。」 針對柯勝峯退出董事長選舉及呼籲他辭去執行長職位,柯俊斌僅回應「依公司法董事會決議為主」。
這場經營權爭奪戰的背後,是光陽工業長達60多年的歷史與輝煌。光陽工業曾連續22年蟬聯台灣機車市場銷售冠軍,在台灣擁有上千萬使用者,產品更外銷至百餘國。然而,近年來,光陽工業的銷售冠軍寶座已被三陽工業奪得,這場經營權之爭,更讓外界擔心光陽工業的未來發展。
- 事件核心:光陽工業爆發經營權爭奪戰,董事長柯勝峯退出董事長選舉。
- 主要人物:柯勝峯(現任董事長)、柯俊斌(執行長兼第二大股東)。
- 爭議焦點:經營理念分歧,銷售策略及產品定價策略。
- 關鍵日期:4月10日(記者會)、4月16日(董監事改選)。
- 事件影響:影響光陽工業未來發展,以及台灣機車產業格局。
這場爭奪戰的最終結果,將對光陽工業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們將持續追蹤事件的後續發展,並為讀者帶來最新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