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於2025年2月26日在台北舉行的媒體交流會上,針對近期中國大陸DRAM產能快速擴張對南亞科及整體DRAM產業的影響,發表重要聲明。這則新聞報導將深入探討南亞科面對此競爭態勢的應對策略,以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李培瑛明確指出,中國大陸DRAM廠的產能目前已大幅超越南亞科,對南亞科的營運及整體DRAM市場造成顯著衝擊。「中國大陸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廠產能已遠大於南亞科,對於南亞科及DRAM產業發展確實有影響,南亞科將致力差異性經營因應。」他強調,此現象也影響到國際DRAM大廠,例如國際大廠傳出減產計畫,都與中國廠商的快速擴張息息相關。「如果沒有中國廠商的產能,市場應已恢復,此外,國際DRAM大廠傳出準備減產,也是受到中國廠商的影響,只是影響是否會持續,仍待進一步觀察。」李培瑛如此說明。
面對此嚴峻挑戰,南亞科並非消極應對,而是積極尋求差異化經營。 李培瑛詳細說明南亞科的應對策略,包含以下幾個關鍵面向:
- 進軍高階市場:積極開發高階DDR5高密度模組市場,搶佔高附加價值產品領域。
- 強化低功耗產品:強化低功率及中低容量產品的銷售,滿足特定市場需求。
- 拓展客製化業務:擴展客製化業務,提供客戶客製化設計與製造服務,提升競爭力。
- 投入AI邊緣運算:積極投入AI邊緣運算記憶體領域,佈局未來高成長市場。
李培瑛也坦承,南亞科在資本支出方面無法與大陸廠商競爭。「南亞科沒有資源大量投資,不可能在資本支出方面競爭,將採取差異性經營因應,力求提升核心價值,希望明、後年能有成績展現。」他表示,南亞科將持續精進技術,預計2026年底推出採用1B製程的新產品,屆時1B製程產出位元將占南亞科總產出位元比重超過30%。此外,南亞科董事會已通過新台幣196億元的資本支出預算,展現其積極投入研發及技術升級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DRAM產業的崛起並非一蹴可幾。十多年前,中國大陸開始大力發展DRAM產業,初期曾造成南亞科人才流失的現象。然而,2021年前,其對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但如今,情況已截然不同,中國大陸DRAM廠的產能已大幅超越南亞科,對全球DRAM產業造成深遠的影響。
這則報導主要從南亞科的角度出發,呈現其面對中國大陸DRAM產業崛起所採取的積極策略。 然而,未來報導可以嘗試納入更多其他DRAM廠商的觀點,以提供更全面性的分析,讓讀者獲得更完整的資訊。
這是一則即時新聞,報導內容根據2025年2月26日的最新資訊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