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 (2330) 技術研發副總張曉強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台積電最先進的 A16 製程預定 2026 年下半年量產,將先在台灣投產。A16 製程屬於台積電首個埃米製程節點,標誌著台積電在奈米製程世代技術命名為 N 系列後,因應未來進入埃米製程時代,技術命名轉變為 A 系列。
張曉強表示,台積電正在擴張全球製造足跡,除了台灣,包括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和歐洲都已布局。其中,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一座廠生產 4 奈米製程,預計明年將量產,並擴建第二座廠,同時也規劃後續第三座廠。日本熊本廠進展順利,預計今年下半年量產。台積電正評估多種選項,並與合作夥伴緊密合作以提高美國製造產能,甚至未來可能推向其他市場。
針對近年來外界普遍認為摩爾定律已死的看法,張曉強認為,產業創新突破下,將改變過往狹隘定義的摩爾定律,技術發展將會繼續下去。他表示:“我不在乎摩爾定律死活,產業創新突破下,將改變過往狹隘定義的摩爾定律。”
張曉強強調,台積電始終堅持透過晶圓代工模式幫助客戶成功。他表示:“我們必須先幫助客戶成功我們才能成功。” 此外,他也指出,台積電也正在日本與歐洲擴展專業製造技術服務。
張曉強認為,當前產業處於創新熱潮,大家都在繼續尋找不同的方法,將更多的功能和能力整合到更小的晶片。他表示:“讓其他人來定義。”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的進步遠非小事,晶圓代工從 5 奈米到 3 奈米製程節點技術的發展,每代效能和面積(PPA)改善超過 30%。
台積電持續擴張全球產能,是為了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和客戶需求。台積電在全球布局,展現其領先的技術實力,並為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