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紹: 廣宇 做什麼?
廣宇(2328)是鴻海集團旗下的公司,主要經營電子零組件、線纜及連接器產品、印刷電路板等業務。其競爭對手包含:
廣宇近期新聞:
廣宇 (2328 TT) 投資分析報告
公司近況與營運概況
- 4Q24 營運優於預期,主要原因是稅率變動帶來的影響。
- 2M25 營收年增 60%,前兩個月累計營收年增 32%,顯示營運增長的強勁勢頭。
- 預計今年營運年營收成長態勢將延續前兩月的優異表現。
廣宇近期營收表現亮眼,主要得益於 2024 年農曆連假基期較低,以及 EMS 產品的陸續交貨。公司管理層表示,由於大陸子公司取得高新技術優惠稅率,整體稅率有下降趨勢。然而,2025 年開始,台灣 CFC 的影響將提高稅賦,預計整體稅率將落在 19~21% 區間。
鴻海集團東南亞布局的關鍵角色
- 廣宇是鴻海集團東南亞產能布局的關鍵,預計將顯著受益於貿易戰和政治衝突帶來的轉單效應。
- 公司積極擴大 EMS 及其他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 展望未來,公司預計 5M25 有望取得新增的美系客戶訂單。
廣宇在東南亞供應鏈中佔據領先地位,產能基本滿載並積極擴廠,供應鏈移轉順利。集團的支持與資源整合將推動廣宇重回成長軌道,擴大鴻海集團在東南亞的布局與滲透。這不僅有助於公司獲得傳統上難以取得的客戶訂單,還能與各大 ODM 及零組件台廠密切合作。
獲利預估與目標價
基於更多訂單、機器人線束與消費強勁態勢,我們上修 2025/2026 年獲利預估,預計 EPS 分別為 3.2 元和 4.56 元。
目標股價範圍: 66.5元 ~ 73.5元 (此為考量潛在漲幅與市場波動後,給定的目標價格區間,供投資者參考)。
財務數據分析
根據中信投顧的預估,廣宇未來幾年的營收和獲利將呈現顯著增長:
- 2025 年:營收預計為 280.21 億元,年增 28.42%;稅後純益預計為 16.58 億元,年增 59.92%。
- 2026 年:營收預計為 339.52 億元,年增 21.16%;稅後純益預計為 23.64 億元,年增 42.62%。
從季度財報來看,廣宇的毛利率和營益率呈現穩定增長趨勢。2025 年各季度的營業收入預計將持續增長,其中 2Q25 和 3Q25 的增長幅度較為顯著。
ESG 表現
廣宇在 ESG 方面的表現,可以參考證交所的ESG資訊平台。根據 2023 年的數據:
- 溫室氣體排放量為 0.06K 噸。
- 再生能源使用率為 0%。
- 用水量為 1,035.9K 噸。
在公司治理方面,獨立董事席次占比為 43%,女性董事席次為 2 席。公司重視董事會的出席率和進修,符合進修要點比率達 100%。
廣宇(2328 TT)財務分析
廣宇(2328 TT)近期表現亮眼,主要受益於營收增長和稅率優勢。公司不僅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更從55元上調至70元,潛在漲幅達28.4%。
營收表現
- 營收大幅增長:2025年前兩個月營收年增32%,其中2月營收年增近60%,顯示強勁的成長動能。
- EMS產品貢獻:EMS產品送樣及量產前的準備工作,對營收增長有顯著貢獻。
- 全年展望樂觀:預期全年營收成長將與前兩個月的優異表現持平。
獲利能力分析
- 稅率優勢:大陸子公司取得高新技術優惠稅率,降低了實際稅率,但預計2025年台灣CFC的影響將使整體稅率回升至19~21%。
- 獲利預估上修:考量更多訂單、機器人線束及消費性產品的強勁需求,將2025/2026年EPS預估分別上修至3.2元和4.56元。
- 本益比重申買進:基於2H25~1H26 EPS 3.9元及過往本益比中值18倍,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上調至70元。
東南亞布局
- 鴻海集團支持:鴻海集團的資源整合支持,將廣宇的成長性帶回正軌,並擴大鴻海集團在東南亞的布局。
- 貿易戰轉單效應:廣宇可望受益於貿易戰和政治衝突帶來的轉單效應,擴大EMS及其他產能。
- 客戶訂單增加:預計將獲得更多中系客戶訂單,並有機會在5月取得新增的美系客戶訂單。
財務數據重點
- 2024年營運優於預期:主要來自稅率變動的影響。
- 2025年預估EPS為3.20元:較2024年的2.00元大幅成長。
- 2026年預估EPS為4.56元:顯示未來獲利能力的持續增強。
-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顯著提升:預計2025年ROE將達到11.43%,2026年更提升至15.35%。
風險提示
- AI趨勢放緩
- 消費性產品衰退
廣宇在營收成長和獲利能力上均有顯著提升,尤其在東南亞的戰略布局使其受益匪淺。投資者應關注其ROE的顯著提升,但也需留意AI趨勢和消費性市場的潛在風險。
這段HTML程式碼可以直接複製到您的WordPress網頁編輯器中,以呈現結構化的財務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