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紹: 強茂 做什麼?
強茂(2481) 成立於1986年,為台灣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晶圓、功率性元件及控制模組的製造與銷售,是全球第六大的整流元件製造商。產品應用於車用電子、AI伺服器等領域。強茂的競爭對手包括台半、德微、茂矽等。
強茂最新新聞資訊:
與Torex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茂與Torex Semiconductor Ltd.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出售或轉讓其子公司TOREX VIETNAM SEMICONDUCTOR CO., LTD.部分或全部股權予強茂。([強茂新聞中心](https://www.panjit.com.tw/zh-TW/news/latest-news/panjit-and-torex-sign-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
擴大海外布局越南廠: 強茂積極擴大海外布局,越南廠預計最快2026年量產。
家登、強茂營運動能正向: 短線可關注營運動能正向的績優成長股,逢回布局為盤面震盪時較佳的操作策略。
強茂(2481 TT)分析報告
公司概況
強茂成立於1986年,是台灣的晶圓、功率元件及控制模組製造與銷售公司(IDM)。 作為全球前20大功率半導體供應商,強茂集團旗下有多家子公司,涵蓋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系統應用及IC設計等領域。
目標股價評估
根據2025年5月22日元大投顧的報告,強茂的目標價為新台幣66元。 考量到市場波動與個股風險,以及納入最新的網路資訊,經調整後,目標價範圍設定在新台幣62.7元至69.3元之間(原目標價66元加減5%)。
判斷理由
1. 車用電子市場強勁成長
強茂積極擴展車用市場,車用營收佔比持續提升。
產品應用廣泛,包括二極體、MOSFET、OBC(車載充電器)和Smart Lighting等。
受惠於電動車、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及車身控制等應用增加,車用電子元件需求持續增長。
強茂已切入Tier 1供應鏈,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整合,相較於同業更能掌握成本與品質。
根據元大投顧報告,預估2025/2026年車用營收將分別年增18%/17%,並分別佔營收33%/36%。
強茂也積極發展馬達驅動IC,初期應用於消費性產品,並與多家台廠散熱業者合作,產品涵蓋風扇馬達與小型水泵,預計最快下半年可開始導入設計(Design in)。
2. MOSFET產品組合優化
近年來,毛利率較高的MOSFET營收比重隨車用電子應用擴大而持續攀升,帶動產品組合改善。
MOSFET應用領域廣泛,涵蓋動力轉向、電池管理、DC-DC轉換、電動門、雨刷、HVAC風扇、座椅調整等模組。
儘管高壓區域轉向SiC(碳化矽),低壓仍為MOSFET主場,如12V控制器、ECU、DC-DC等仍廣泛使用Si-MOSFET。
更多關於MOSFET的應用,可參考英飛凌的MOSFET產品資訊。
3. 具備垂直整合效益
強茂為台灣少數具備垂直整合及自有封裝產能的功率半導體廠商。
透過掌握封裝與測試環節,強茂能夠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並提供客戶客製化產品。
垂直整合模式使強茂在供應鏈不確定性較高的環境下,仍能保持生產線運作,並即時滿足客戶需求。
4. 庫存調整逐步落底
台灣供應鏈已提前進行庫存調整,IDM(整合元件製造廠)庫存調整週期見逐步落底跡象。
通路庫存週數已下降至長期目標以下,其中又以車用/工業市場最快。
功率產業動能轉強,有助於強茂營運表現。
5. AI伺服器商機
強茂已成功打入輝達GB200供應鏈,並力拚取得GB300相關訂單,有望帶動營運成長。
強茂提供MOSFET、PowerMOS及低壓降穩壓器(LDO)等產品,已獲伺服器OEM/ODM大廠導入並開始量產。
6. ESG表現
根據Sustainalytics的評估,強茂的ESG風險評級屬於高風險。
公司在商業道德、產品治理與人力資本等方面有改善空間。
儘管如此,強茂尚未捲入任何重大的ESG相關爭議。
投資者可參考Sustainalytics了解更多關於企業ESG評級的資訊。
參考的實質依據
元大投顧2025年5月22日初次報告:提供目標價、營收組成、損益表預估等資訊。
強茂公司資料:產品應用領域、營運模式、主要產品等。
產業分析報告:功率半導體市場概況、車用電子市場趨勢、IDM廠商動態等。
新聞報導:強茂打入輝達供應鏈、車用市場拓展等。
強茂(2481 TT)財務分析
強茂(2481 TT)為台灣晶圓、功率元件及控制模組製造與銷售廠(IDM),在全球功率半導體供應商中排名前20。公司具備垂直整合效益,近年來積極擴展車用電子應用,帶動MOSFET營收比重持續攀升。元大投顧給予強茂買進評等,目標價為NT$66.0,隱含漲幅28.9%。
營收與獲利能力分析
- 營收組成(1Q25):汽車32%/綠能+工業16%/運算15%/電源供應13%/消費21%/通訊3%。
- 2025年營收預估:NT$133.21億元,年增6.3%。
- 2026年營收預估:NT$144.43億元,年增8.4%。
- 1Q25營收:30.72億元,季增2%,年增5.6%。車用營收年增25%,佔比提升至32%。
EPS與ROE分析
- 2023年EPS:NT$2.15元
- 2024年EPS:NT$2.40元,年增11.9%
- 2025年EPS預估:NT$3.19元,年增32.7%
- 2026年EPS預估:NT$4.03元,年增26.4%
- 2023年ROE:6.9%
- 2024年ROE:7.2%
- 2025年ROE預估:8.2%
- 2026年ROE預估:9.9%
- 分析:強茂的EPS逐年成長,顯示公司獲利能力不斷提升。ROE也呈現上升趨勢,代表股東權益報酬率增加,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效率提高。
車用市場分析
- 車用營收成長:2020-2024年,強茂車用營收CAGR+24.5%。
- 車用營收佔比預估:2025年佔營收33%,2026年佔36%。
- 車用市場動能:隨二極體/MOSFET/OBC/Smart Lighting等應用擴大,專案將陸續開出,帶動強茂車用營收持續成長。
- 分析:車用市場是強茂近年來成長的主要動能,未來隨著車用電子應用的普及,車用營收將持續提升,並帶動整體營收及獲利成長。
2Q25財測分析
- 營收預估:NT$32.6億元,季增6%,年減1%。
- 毛利率預估:30.8%,季增0.5ppts,年增3.1ppts。
- EPS預估:NT$0.65元。
- 分析:儘管2Q25面臨關稅不確定性,但因各產品線專案陸續貢獻,訂單狀況仍優於1Q25。台幣升值可能導致匯兌損失,影響稅後獲利。
投資建議
- 投資評等:買進
- 目標價:NT$66元
- 理由:
- 台廠同業無法複製強茂營運模式,透過掌握封裝與測試環節,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 近年營運將以車用動能最明確,MOSFET產品帶動毛利率進一步提升。
- 台廠供應鏈已提前進行庫存調整,IDM庫存調整週期見逐步落底跡象,有利於功率產業動能轉強。
風險提示
- 2Q25關稅不確定性高,可能影響營收表現。
- 台幣升值可能導致匯兌損失,影響稅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