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毫米波技術的發展正加速推進,全球電信業者、晶片、設備廠商紛紛投入,開啟 5G 成長新紀元。毫米波技術的高頻寬、低延遲特性,除了提升行動網路速度,也推動了毫米波雷達的應用,為自動駕駛、智慧家居、智慧工廠等領域帶來革新。隨著 5G 毫米波技術的發展,毫米波雷達概念股也成為投資市場的熱門焦點,像是聯發科、中磊、啟碁、正文、金寶、台光電、全訊等,都值得關注。
可以參考 台灣醫療股投資秘訣:推薦 ETF 一網打盡生技產業
5G毫米波來了,概念股後勢可期
5G時代來臨,毫米波技術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更被視為推動5G發展的新引擎。世界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積極推動全球加速計畫,力求加速發展5G毫米波技術,全球電信業者、晶片、設備廠商紛紛搶進,為5G市場注入強勁動能。而毫米波技術的應用,也為相關概念股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毫米波技術擁有高頻寬、低延遲等優勢,不僅能大幅提升行動網路速度,更能推動毫米波雷達的應用。毫米波雷達擁有精準度高、穿透性低的特性,使其在自動駕駛、智慧家居、智慧工廠等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潛力。隨著5G毫米波技術的發展,毫米波雷達概念股將成為投資市場的熱門焦點。
例如,聯發科積極布局5G毫米波晶片,並已成功開發出支援毫米波的5G晶片,掌握了5G毫米波技術的核心技術。中磊則專注於5G毫米波天線的研發與製造,其產品已獲得全球電信業者採用,並在5G毫米波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啟碁、正文、金寶等公司則積極布局5G毫米波設備,為5G毫米波網路建設提供關鍵零組件。台光電則專注於5G毫米波高頻材料的研發與生產,為5G毫米波設備提供核心材料。全訊則專注於5G毫米波測試設備的研發與製造,為5G毫米波網路建設提供重要的測試工具。
隨著5G毫米波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概念股的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相關產業的發展動態,把握5G毫米波技術帶來的投資機會。
毫米波雷達概念股的產業鏈
想要理解毫米波雷達概念股,首先要了解其產業鏈的結構。毫米波雷達概念股,是指「毫米波雷達」有關的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等公司股票,包含雷達應用產業的上游、中游、下游廠商合稱的一種股市術語,也是投資人用來挑選毫米波雷達相關股票的選股方式。
毫米波雷達產業鏈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 上游: 包含提供毫米波雷達核心技術的廠商,例如:
- PCB:提供雷達系統所需的高頻電路板,例如:台燿、欣興、南亞、聯茂等。
- 電路板:提供雷達系統所需的電路板,例如:華通、燿華、景碩等。
- 晶片製造廠商:提供雷達系統所需的毫米波晶片,例如:德州儀器、英飛凌、恩智浦、瑞薩等。
- 中游: 包含將上游的技術整合,開發毫米波雷達系統的廠商,例如:
- 車用電子及雷達系統:提供車用毫米波雷達系統,例如:博世、大陸、海拉、采埃孚等。
- 感測器廠商:提供毫米波雷達感測器,例如:安森美、意法半導體、ADI等。
- 下游: 包含將毫米波雷達系統應用在不同產品的廠商,例如:
- 電動車:例如:特斯拉、比亞迪、小鵬汽車等。
- 自駕車:例如:Waymo、Cruise、Aurora等。
- 汽車:例如:福特、通用、豐田等。
- 攝影機:例如:索尼、佳能、尼康等。
- 探測器:例如:霍尼韋爾、施耐德電氣、ABB等。
基本上,與「毫米波雷達開發、生產與應用」有高度相關或佔據一定比例的公司或行業,相關個股價格和產業發展都會有密切關係,例如:ADAS、電動車、車用電子、自動駕駛、3D感測、光學雷達…等。
毫米波雷達概念股.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毫米波概念股是什麼?
「毫米波概念股」指的是與「GHz頻率電磁波 ─ 毫米波」相關的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等公司的股票。簡單來說,就是指所有與毫米波技術相關的企業股票。由於毫米波技術在5G通訊、自動駕駛、物聯網等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毫米波概念股也成為投資市場的熱門話題。
毫米波概念股包含了5G應用產業的上游、中游、下游廠商,涵蓋範圍相當廣泛。例如:
- 上游: 主要負責毫米波晶片、元件、材料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生產,例如:高通、聯發科、台積電等。
- 中游: 負責毫米波系統的整合、運輸、保管或倉庫儲存,例如: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
- 下游: 負責毫米波應用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例如:基地台、天線、雷達、接收器、發射器等,相關公司包括:三星、蘋果、特斯拉等。
基本上,與「毫米波設備開發、生產與應用」有高度相關或佔據一定比例的公司或行業,其相關個股價格和產業發展都會有密切關係。例如:5G、無線通訊、智慧型手機、毫米波雷達、AR/VR、雲端運算、低軌道衛星等產業都與毫米波技術息息相關。
投資毫米波概念股,等同於投資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隨著5G時代的到來,毫米波技術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相關產業也將迎來快速成長的機會。因此,了解毫米波概念股的投資邏輯,對於把握5G時代的投資機會至關重要。
類別 | 說明 | 公司範例 |
---|---|---|
上游 | 負責毫米波晶片、元件、材料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生產 | 高通、聯發科、台積電 |
中游 | 負責毫米波系統的整合、運輸、保管或倉庫儲存 | 華為、愛立信、諾基亞 |
下游 | 負責毫米波應用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例如:基地台、天線、雷達、接收器、發射器等 | 三星、蘋果、特斯拉 |
毫米波雷達有哪些大廠?
毫米波雷達的技術門檻高,目前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觀察毫米波雷達主要大廠,法人指出,前3大德國廠商包括博世(Bosch)、Continental、Hella,另外包括富士通(Fujitsu)、日本電裝(Denso)等日廠,前5大廠累計市占率近7成。其中,77GHz毫米波雷達技術集中在博世、Continental、德爾福(Delphi)、日本電裝、美國TRW、富士通、日立(Hitachi)等大廠。這些廠商在毫米波雷達技術研發和生產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並在全球汽車市場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
由於技術限制,中國開發毫米波雷達以24GHz頻段為主,並積極切入77GHz領域。中國廠商在毫米波雷達產業的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積極投入研發,並透過政府政策支持,快速提升技術水平。例如,中國的華為、小米、大疆等科技公司,都已推出搭載毫米波雷達的產品,並積極拓展汽車市場。
相較之下,台廠為昇關係企業為昇科在24GHz、77GHz和79GHz毫米波雷達具備自主開發技術,目標成為全球毫米波雷達前3大供應商,年產能朝向2000萬顆邁進。為昇科也與國際晶片商共同開發影像雷達,目標取代光達產品。台廠在毫米波雷達領域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尤其在24GHz和79GHz頻段的技術優勢,有望在未來市場中取得更大份額。
總體而言,毫米波雷達產業的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各家廠商積極投入研發,並透過技術創新、產品優化和市場拓展,爭奪市場份額。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毫米波雷達市場將迎來更大的成長空間,而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將在產業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毫米波雷達的產業鏈有哪些?
除了硬體的組成外,毫米波雷達如何透過演算法,來取得分析結果,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在了解雷達的基本構造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全球汽車毫米波雷達的產業鏈,從上游的晶片、電路板開始,再到中游的車用電子系統廠,最後再到下游的車廠,市場分佈狀況可參考下圖。
上游主要包含晶片、電路板、封裝等製造商,這些廠商提供毫米波雷達的核心元件。晶片是毫米波雷達的「大腦」,負責接收和處理訊號,並進行目標識別、距離測量等演算法運算。電路板則負責將晶片、天線、電源等元件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雷達系統。而封裝則負責保護晶片,並將其與其他元件整合在一起。
中游則由車用電子系統廠組成,他們負責將上游的元件整合到汽車電子系統中,並開發毫米波雷達的軟體和演算法。車用電子系統廠需要具備強大的軟體開發能力和系統整合能力,才能將毫米波雷達與其他汽車電子系統(例如自動駕駛系統、ADAS系統)整合在一起,並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下游則由汽車製造商組成,他們負責將毫米波雷達整合到汽車中,並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開發不同的毫米波雷達系統。汽車製造商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毫米波雷達廠商,並進行系統整合和測試。
除了上述產業鏈之外,還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參與者,例如:
- 軟體開發商:負責開發毫米波雷達的軟體和演算法,例如目標識別、距離測量、軌跡預測等。
- 測試和認證機構:負責對毫米波雷達進行測試和認證,確保其符合安全和性能標準。
- 研究機構:負責進行毫米波雷達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推動毫米波雷達技術的進步。
毫米波雷達產業鏈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需要各個環節的緊密合作才能實現毫米波雷達的應用。隨著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毫米波雷達的市場需求將會持續增長,產業鏈也將會更加完善。
毫米波雷達概念股結論
5G 毫米波技術的發展,為毫米波雷達概念股帶來新的投資契機。隨著自動駕駛、智慧家居、智慧工廠等領域對毫米波雷達的需求日益增加,相關概念股的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毫米波雷達產業的發展動態,尤其是晶片、電路板、車用電子等核心環節,把握 5G 成長新柴火帶來的投資機會。
然而,投資毫米波雷達概念股也需要謹慎評估風險,例如技術發展的進程、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以及相關政策的影響等。建議投資者在投資前做好充分的功課,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毫米波雷達概念股 常見問題快速FAQ
投資毫米波雷達概念股,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
投資任何股票都存在風險,毫米波雷達概念股也不例外。以下是一些需要留意投資風險:
- 產業競爭激烈: 毫米波雷達市場競爭激烈,許多廠商都投入研發,未來可能出現價格競爭,影響獲利。
- 技術發展不確定性: 毫米波雷達技術還在發展階段,未來技術突破或市場需求變化,都可能影響企業的發展。
- 政策風險: 政府政策對於毫米波雷達的發展方向和應用場景有很大的影響,政策變動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營運。
- 市場需求變化: 毫米波雷達的市場需求受汽車市場、智慧家居市場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變化可能影響企業的業績。
建議投資者在投資前應做好功課,深入了解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競爭情況、技術水平、政策環境等,並進行風險評估,才做出投資決策。
投資毫米波雷達概念股,有哪些投資策略?
投資毫米波雷達概念股,可以參考以下投資策略:
- 長期投資: 毫米波雷達市場的發展前景看好,建議可以採取長期投資策略,享受產業成長帶來的收益。
- 產業龍頭: 選擇具有技術領先優勢、市場地位穩固的產業龍頭公司,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 多元配置: 將投資分散到不同的毫米波雷達概念股,可以降低單一公司風險。
- 定期追蹤: 定期追蹤產業發展動態、公司財務狀況等,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適合的投資策略,並做好風險管理。
哪些毫米波雷達概念股值得關注?
由於市場瞬息萬變,無法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建議投資者自行研究相關產業,並參考多方分析,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以下是一些值得關注的毫米波雷達概念股,僅供參考:
- 台積電 (TSM):晶片製造龍頭,掌握毫米波雷達所需的先進製程技術。
- 聯發科 (MTK):晶片設計大廠,已推出支援毫米波雷達的晶片。
- 為昇科 (3483):研發及生產毫米波雷達晶片,具備技術優勢。
- 啟碁 (6285):開發5G毫米波天線和設備,為毫米波雷達提供關鍵零組件。
- 正文 (4905):提供毫米波雷達相關的測試和驗證服務。
- 台光電 (2383):生產毫米波雷達所需的PCB材料。
以上僅列舉部分,投資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研究和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