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長榮和陽明在 8 月份的營收表現亮眼,分別年增 115.74% 和 110.51%,但歐洲線運價卻在 8 月份下滑近兩成,反映出海運市場的複雜性。
長榮 8 月營收為 537.59 億元,較 7 月減少 1.17%,但仍較去年同期增加 115.74%;陽明 8 月營收為 257.6 億元,較 7 月增加 1.19%,較去年同期增加 110.51%。
美東、德國碼頭勞資談判持續,可能導致罷工,進而影響海運供應鏈。目前,美東碼頭勞資談判暫無實質進展,而德國碼頭勞資協商也持續進行,罷工風險依然存在。陽明認為,必須持續觀察變化及碼頭作業動態審慎應對。
海運供應鏈仍然脆弱,一旦罷工,將推升運價再度向上。業內人士指出,全球僅 0.7%、約 21.2 萬 TEU 貨櫃船屬於純閒置狀態,船噸供給仍然緊張。
貨櫃輪 8 月運價受到大陸出口貨量需求速度趨緩慢的影響,運價全面走跌。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 8 月跌幅為 14%,遠東到東及美西每 FEU 月跌幅分別為 7.8% 及 11.7%;遠東到歐洲運價每 TEU 跌幅都達兩成,但仍處於相對高檔。
歐、美及加拿大與中國之間貿易壁壘、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全球經貿發展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不過,法人分析,美國降息正在醞釀中,有望推升全球經濟貿易量持續增溫,市場貨量也會跟著增加。明年新船交船數量開始下滑,約較今年減少近半。只要中東地緣問題無解,依舊會對於脆弱貨櫃輪供應鏈帶來衝擊,第 4 季有望維持高運價,長榮、陽明有望維持高營收、高獲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