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紹: 漢翔 做什麼?
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2634)是台灣的航空器製造商及國防承包商,主要業務為國內外軍用、民用航空及相關工業產品的發展、製造、裝修及銷售。近年也投入機電系統整合、電動巴士及無人機等業務。漢翔的競爭對手包括亞航(2630)、長榮航太(2645)、豐達科(3004)等公司。
漢翔 (2634) 最新分析報告
目標股價
根據最新的評估,漢翔 (2634) 的目標股價範圍預計在 NT$49.4 – NT$54.6 之間。
判斷理由
本次評估主要考量了以下因素:
- 高教機交機遞延:高教機專案因缺料導致交機延遲,持續產生的罰款將影響公司營收和獲利能力。
- 國防政策轉向:政府國防政策重心轉向發展無人機產業,可能影響漢翔在傳統軍用飛機業務上的成長動能。
- 科服業務拓展:漢翔積極發展大型科技服務專案,有望提升科服業務的營收占比,成為新的成長引擎。
- 民用業務復甦:隨著波音罷工危機的解決和供應鏈問題的緩解,民用航空業務有望重回成長軌道。
- 無人機產業發展:漢翔積極投入無人機領域,雖短期內營收貢獻有限,但長期來看,有助於公司多元化發展。
參考的實質依據
以下為支持本次評估的具體依據:
- 2025 年第一季財報預估:受高教機交機遞延罰款影響,預估第一季 EPS 將季減 11%。
- 國防業務展望:初教機專案銜接困難,國防營收短期成長動能較弱,但無人機發展具潛力。
- 科服業務機會:預計 2025 年有多項發電/儲能專案開出,有助於提升科服業務營收。
- 民用業務復甦:波音罷工危機解決,供應鏈品質改善,民用業務重回成長態勢。
- 航太產業趨勢:
後疫情時代跨境需求復甦,供應鏈缺工、缺料問題緩解,新訂單需求持續挹注。
若想了解更多航太產業的趨勢,可參考 中時新聞網的航太專題報導。 - 台灣無人機產業發展:
台灣國防預算中,無人載具預算佔比增加,無人機產業鏈成為發展重點。
若想進一步了解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可參考 台灣觀光局的相關資訊。
重要提示: 本報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評估風險並謹慎決策。
漢翔 (2634 TT) 近期財務分析
根據2025年3月28日更新的報告,漢翔(2634 TT)面臨高教機缺料導致交機延遲的問題,這將持續影響其營收和獲利能力。元大投顧維持「持有-超越同業」評等,但將目標價下調至NT$52.0。
營收結構與展望
- 營收組成 (4Q24):國防業務佔55%,民用業務佔44%,科服業務佔1%。
- 2025年營收預估:預計營收為NT$411.79億,較2024年的NT$393.38億略有增長。
- 未來成長動能:
- 短期內,初教機專案銜接困難,可能限制國防營收的成長。
- 無人機領域的發展雖然積極,但短期內營收貢獻有限,預計2025年占比未達1%。
- 科服業務將成為重點發展方向,預計有多個大型發電/儲能專案將於2025年下半年啟動,有望提升科服業務的營收占比。
獲利能力分析
- EPS (每股盈餘):
- 2024年EPS為NT$2.30元。
- 2025年EPS預估下修至NT$3.0元,年增30.5%。
- 2026年EPS預估為NT$3.3元,年增9.7%。
- 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
- 2023年ROE為13.5%。
- 2024年ROE為12.1%。
- 2025年ROE預估為14.5%。
- 2026年ROE預估為14.9%。
關鍵財務指標比較與分析
EPS:儘管2025年和2026年的EPS預估有所增長,但相較於先前的預估有所下調,主要原因是高教機交機延遲導致的罰款影響。然而,科服業務的發展有望部分抵消這種影響。
ROE:ROE預計在2025年和2026年將有所提升,這表明公司在利用股東權益創造利潤方面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投資者應關注公司如何有效管理高教機延遲交貨帶來的挑戰,以及科服業務的實際貢獻。
風險提示
- 高教機專案的供應鏈問題持續存在,可能導致交機延遲和罰款,進而影響營收和獲利。
- 初教機專案銜接困難,可能限制國防營收的短期成長。
- 原物料短缺和國防插單可能繼續影響民用業務的復甦。
產業趨勢
台灣國防支出正在加速,並著重發展無人機產業鏈。漢翔在無人機領域的發展,以及在航太供應鏈中向核心零組件和MRO領域的轉型,將是影響其未來表現的關鍵因素。更多關於iData的資訊,請參考iData官方網站。
這份報告著重於漢翔的EPS和ROE,同時分析了影響這些指標的關鍵因素,並提示了相關風險。希望這份對您的投資決策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