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白埔產業園區」,預計引進半導體、創新科技及資訊等潛力產業,預估產值上看3,000億元,將於本周三(25日)進行環評初審,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白埔產業園區位於高雄市岡山區及橋頭區交界處,面積約88公頃,原為台糖白埔農場,經行政院同意後,改由高市府獨立辦理產業園區設置。高市府規劃將此園區打造為南部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核心,並預計於園區北側預留供電用地,供台電興建變電所,確保產業用電無虞。
因應半導體用地需求,高雄市政府積極開發白埔產業園區,盼吸引大廠進駐,帶動產業發展。
白埔產業園區的發展背景值得關注。台積電1奈米廠進駐桃園龍科三期破局後,白埔產業園區成為呼聲最高的地點。行政院推動「美中科技戰下台灣半導體前瞻科研及人才布局」,將楠梓區的原高雄煉油廠作為半導體材料研發核心,並建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白埔產業園區可延續產業廊帶,厚植南部半導體產業發展量能。
白埔產業園區的發展規劃包括:將以地理優勢,引進半導體、創新科技及資訊等潛力產業,作為半導體材料研發及晶圓製造核心。因台積電宣布不再考慮進駐龍潭三期,白埔產業園區成為呼聲最高的基地。園區預估總用水量為3.73萬CMD(噸/日),將優先由橋頭再生水廠供應0.5萬CMD再生水,後續可評估於園區內建置再生水廠。
值得注意的是,白埔產業園區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水電供應問題。雖然高市府已提出相關解決方案,但外界仍對水電供應的穩定性抱持疑慮。未來,白埔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以及如何解決相關問題,都將是外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