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華智能與亞洲資產公司合作,在印尼摩鹿加省西蘭島開發西部森林,預計每年可取得當地森林碳權 100 萬噸,目前正申請認證階段。近期,國際碳權核發機構 Verra 批准的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赴西蘭島進行實地驗證,以確認土地權屬及植物樣貌,並確認當地社群主動參與 REDD+ 計畫。
據了解,西蘭島土地近 9 成是森林,自然資源豐富,福華智能的投資是台灣目前在海外最大型的碳權開發案。福華智能總經理馬瑾瑤表示,福華投資印尼碳權,是因為永續議題不僅是世界趨勢,也是企業與國際接軌關鍵。她說:「台灣碳市場的開發仍屬於早期階段,因此希望可以盡快加入市場,除了能幫助台灣企業,也可以幫到國際企業。」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赴西蘭島進行 3 天的實地驗證,包括確認土地權屬及植物樣貌、拜訪地方政府單位和社區居民代表、確認當地社群主動參與 REDD+ 計畫,以及驗證開發計畫是否符合 CCB 標準(氣候效益、社區效益、生態效益)。紅樹林及沉香復育專家、台灣大學博士陳開憲表示:「對第三方查驗機構而言,符合原本的方法學是最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有無社區主動參與,及當地社群是否同意且支持開發計畫。與此同時,也要釐清森林土地的權屬。」
陳開憲解釋,因外界高度關注碳權驗證方式,促使國際相關機構推動更嚴苛的驗證標準,以確定碳權能對氣候保護有幫助。他指出,聯合國已計劃為全世界的碳權市場制定更嚴謹的框架標準,但目前仍在研議中,需要一段時間。馬瑾瑤也表示,碳權是企業節能減碳及使用綠能外,解決地球暖化最後一哩路。因為企業仍需要碳權,尤其是自然碳權,以更早達到碳中和目標,國際碳市場未來發展相當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取得海外碳權需要多次考察、培養信任關係、由國際機構查驗開發計畫,通過後才能得到可交易的碳權額度。碳權驗證標準包括 REDD+(減少開發中國家毀林與森林退化所造成排放)、VCS(碳驗證標準)以及 CCB 標準。獨立治理機構「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推出核心碳原則(CCP)試圖解決誠信問題,外界高度關注碳權驗證方式,促使國際相關機構推動更嚴苛的驗證標準。
- 福華智能開發印尼森林碳匯,總面積約 14.4 萬公頃。
- 預期未來每年可取得當地森林碳權 100 萬噸。
- 西蘭島距離雅加達約 2560 公里。
- 從雅加達搭機到安汶需花 3 個半小時。
- 從安汶搭渡輪到西蘭島需花約 2 小時。
目前,福華智能的碳權開發案已通過 Verra 的初步審查,預計最快 1 年內展開碳權交易。此次實地驗證是碳權開發的重要里程碑,也顯示台灣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碳市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