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先生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舉行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上,發表了其對於核電發展的看法,引發廣泛討論。他認為核電每年可為台灣省下N千億元,並強調核電與綠能應並行發展,更直言:「綠能跟核能不要偏廢,兩個可以一起發展,核綠共存,這是他所衷心盼望。」此番言論,立即引發各界關注,尤其在立法院正積極審議相關修法之際。
今天,經濟部長郭智輝先生則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業務概況會前受訪時,針對童子賢先生的說法做出回應。郭部長表示,核電發電占比不高,台電是否因此獲利,仍需進一步評估。「核電發電占比不高,機組運轉是否能讓台電賺錢,還需要評估。」他同時強調,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若立院通過核管法,法律修改後,經濟部會遵照立院通過的部分來進行。」 此回應顯然較為審慎,並未直接支持或反對童子賢先生的觀點。
除了核電議題外,本次受訪也觸及其他重要議題,包括政府正研擬中的水價調整方案以及民間團體持續質疑的台電協和電廠土地污染問題。郭部長僅表示目前水價方案仍在研擬階段,而對於協和電廠土地污染的指控,則未有進一步說明。這表示政府對於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正積極處理中。
值得注意的是,童子賢先生身兼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其對於核電的立場,更增添此議題的複雜性與討論空間。他的論述主要基於核電的五大優點:供電穩定、佔地小、不排碳、經濟實惠及能源韌性佳。然而,缺乏具體數據佐證其所言的「N千億元」節省金額,也成為本次討論中一個需要釐清的重點。
- 童子賢先生主張核電可省下巨額資金,並提倡核電與綠能並行發展。
- 郭智輝部長回應指出核電發電占比不高,需評估其經濟效益,並表示經濟部將遵照立法院通過的核管法修法執行。
- 此次報導也提及水價調整方案以及台電協和電廠土地污染等議題。
- 此新聞報導基於2025年3月19日及20日發生的事件,具有高度時效性。
總而言之,關於核電發展的討論持續延燒,各方意見分歧。 這則新聞報導呈現了童子賢先生與郭智輝部長的不同觀點,以及目前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挑戰。 然而,缺乏明確的數據支持,使得這場討論仍有待更多資訊補充,才能更全面地呈現核電發展的利弊與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