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運日前舉行線上法說會,針對近期全球海運市場的變化進行說明。財務長蘇育文指出,儘管紅海危機帶來不確定性,7月的海運市場仍與6月一樣旺盛,貨櫃輪供不應求的情況持續,運價也維持高檔。
蘇育文表示,紅海危機迫使部分航線的船舶繞道,消耗整體運力,進而支撐市場運價上升。他指出,亞洲到歐洲的航線至少需要額外投入2-4艘船才能彌補繞道造成的運力缺口。
除了紅海危機外,船舶作業問題也加劇了船舶供需失衡的狀況。蘇育文說明,全球許多船舶在亞洲地區都出現無法提供服務的空白航班,主要原因是缺櫃、缺船或塞港等因素導致。他表示,市場混亂,難以準確判斷空班的具體原因,像是東南亞某些碼頭作業明顯延誤,而船公司被迫採取空班措施,卻無法完全掌控狀況。
蘇育文強調,紅海危機和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的不確定性,已經嚴重影響船舶供需概況,導致船舶供需失衡。他預估,紅海危機讓全球運力直接去化15%-20%,而今年全球貨櫃輪的供給成長率僅為9.7%,被紅海危機抵消。因此,未來需要持續關注地緣政治、通貨膨脹等變化,這些因素都將進一步衝擊貨櫃輪運價。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Alphaliner的數據,今年全球新船加入數量為148萬TEU。然而,紅海危機造成的運力去化,抵消了新船加入的影響,導致整體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儘管7月海運市場表現強勁,但蘇育文也提醒,第三季傳統旺季的市場走勢仍需持續觀察,因為全球地緣政治和區域衝突不斷變化,可能影響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