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先前對中國產品課徵20%關稅,近日更追加34%的對等關稅,導致輸往美國的筆電產品成本大幅攀升,總稅率高達54%。此舉引發筆電品牌廠商面臨漲價壓力,部分廠商已開始採取因應措施,這項消息對消費者荷包無疑是一大衝擊,也讓美國市場的筆電銷售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時效性: 2025年4月9日正式實施的34%對等關稅,讓原本已承受20%關稅壓力的筆電產業雪上加霜。東南亞的筆電代工廠也分別受到46%和36%的高關稅影響,讓全球輸往美國的筆電關稅至少增加三成。
影響範圍: 此次關稅衝擊波及範圍甚廣,牽涉到主要筆電品牌廠商,包含華碩、宏碁、惠普(HP)、戴爾(DELL)、聯想以及蘋果等。而中國大陸作為主要生產地,以及越南、泰國等代工廠所在地,也深受其害。美國筆電通路業者更預期,價格上漲已成定局。
各方反應: 面對成本壓力,各家廠商反應不一。華碩發布聲明表示,將密切關注政策與稅制變化,並動態調整庫存管理、供應鏈配置和定價策略。宏碁則表示不回應臆測,但正與客戶及供應鏈密切合作,採取必要的因應措施。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先前曾預告,將根據進口時程,規劃對受關稅影響的產品漲價10%。然而,通路業者則更為悲觀,預期先前累積的庫存銷售一空後,後續銷往美國的筆電價格將百分百上漲。
數據佐證:根據研調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PC市場前五大品牌為惠普(HP)、戴爾(DELL)、聯想、蘋果及宏碁,其中宏碁出貨量達426萬台,年增15.1%,市占率6.3%。宏碁2024年美洲營收比重為25.5%,華碩美國市場營收占比則介於11%至13%之間。這些數據顯示美國市場對這些筆電品牌的重要性。
- 關鍵影響: 關稅直接增加筆電進口成本。
- 廠商應對: 調整庫存管理、供應鏈配置和定價策略,以及與客戶及供應鏈密切合作。
- 市場預測: 通路業者預期美國市場筆電價格將大幅上漲。
- 消費者影響: 消費者將面臨筆電價格上漲的壓力。
背景分析: 川普政府長期以來對中國產品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課徵關稅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旨在保護美國產業。然而,此舉也可能導致物價上漲和消費者負擔增加,其影響深遠且複雜,值得持續觀察。
本篇報導綜合了多方觀點,力求客觀呈現關稅政策對筆電產業及消費者的影響。雖然廠商目前尚未明確宣布全面漲價,但根據現有資訊和市場預測,價格上漲已幾乎成為必然趨勢,這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恐怕是一則令人不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