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可能對墨西哥加徵25%關稅的威脅,全球伺服器製造商正積極調整策略。緯創(3231)公司於2025年2月24日法說會上,闡述其應對策略,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此舉也凸顯了美墨貿易摩擦下,企業在全球布局上的挑戰與應變。
緯創選擇持續擴張墨西哥產能,同時保留美國生產據點,此「蓄勢待發」策略,旨在將因產能移轉造成的損失最小化。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表示:「美國製造相當貴,只有高單價產品才可能美國製造,低單價產品『付25%關稅都比去美國製造划得來』。」 他更進一步指出:「不相信美國會有動輒數千人的工廠運作,但緯創跟客戶也已做好B計畫,隨時可以行動。」
為何緯創選擇這樣的策略?林建勳執行長說明:「緯創現在的做法叫『蓄勢待發』…使損失(產能移轉所造成)極小化,讓緯創取得時間差優勢。」 他同時也指出,雖然墨西哥存在25%關稅風險,但美國政策變異性大,關稅議題將持續存在,直接加碼美國製造將大幅拉高成本。更重要的是,AI伺服器屬於剛性需求,關稅對總體影響較小,「關稅也不會由緯創去支付,而是緯創跟客戶一起想辦法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客戶持續要求將AI伺服器移往墨西哥生產,此趨勢促使緯創積極調整全球產能佈局。目前AI伺服器主要在台灣製造,但考量成本和關稅等因素,墨西哥成為一個重要的替代生產據點。林憲銘董事長更直言:「看來是整體關稅戰略,是用來達到其他重要目的」,關稅議題會長期存在。
與緯創策略略有不同的,是川湖(2059)科技。川湖科技宣布其德州廠將於2026年量產,預計產能將增加20%。此舉展現了川湖科技積極佈局全球伺服器產業的決心,並計劃進一步拓展至歐洲市場,以掌握AI伺服器市場的先機。
本次事件的關鍵點如下:
- 緯創2025年資本支出355億元,較2024年大幅成長8成,主要投資在台灣及AI生產線。
- 緯創採取「蓄勢待發」策略,在墨西哥擴大產能,同時保留美國生產據點。
- 川湖科技德州廠預計2026年量產,產能將增20%。
- 美國可能對墨西哥加徵25%關稅,影響伺服器ODM廠的生產佈局。
- AI伺服器市場需求強勁,但製造商需權衡成本、關稅和政策風險。
這則報導提供了緯創和川湖兩種不同的應對策略,並分析了美國加徵關稅的潛在影響,以及AI伺服器和消費性產品在面對關稅衝擊上的差異。 同時也點出美國高昂的生產成本和人力短缺問題。 報導呈現了多方觀點,提供讀者一個更全面了解產業現況的機會。 這是一則即時新聞,報導內容根據2025年2月24日緯創法說會及相關公開資訊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