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5年4月7日)全球股市因美國對台灣產品課徵32%關稅而重挫,台灣面板產業,尤其是友達(2409)和群創(3481),正面臨巨大衝擊。此事件影響深遠,預估至少需要一個月到一季才能明朗化,而供應鏈調整更需耗時8至12個月。
在Touch Taiwan 2025展前記者會上,友達總經理柯富仁(同時也是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和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副理事長)皆表達了對此突發狀況的擔憂。 他們指出,目前供應商和客戶都對這項新關稅政策感到茫然無措,尚無暫停出貨的訊息,但產品漲價的趨勢已難以避免。
柯富仁總經理表示:「供應商現在完全摸不著關稅頭緒,沒辦法第一時間反映,只能先密切觀察。 顯示器產業屬於上下游關係,面對關稅的衝擊,從終端產品被課稅,到溯及上游將難以避免。現在談赴美生產其實已太晚。」 他更進一步指出:「當關稅開徵後產品漲價,大家最擔心的是終端市場需求受到影響。只有持續創新讓消費者認為值得購買,才能再次帶動消費回流,而這也是讓品牌、客戶重新取得定價的機會。」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則呼籲政府應重新檢討產業政策:「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大挑戰,也是政府重新檢討產業政策的好時機,不要只偏重半導體。至少要一個月到一季情況才會比較明朗,終端產品漲價趨勢恐怕是難以避免,對面板業衝擊多大?…現在問客戶也答不出來。」他更直言:「面板業對美國而言不是競爭對手,更不是威脅,卻可讓美國產業加分且互補,不該對面板業加稅。政府長期政策偏向扶植半導體產業,造成更大逆差,面板產業、傳統產業卻得共同應對32%關稅衝擊,希望政府制定更健全、更有韌性的長期政策目標。」
這項突如其來的關稅政策,讓台灣面板產業措手不及。目前美國政府尚未明確說明課徵關稅的具體原因,但此舉已造成全球股市震盪,並讓台灣面板業者面臨嚴峻挑戰。 產業專家分析,台灣面板產業與美國產業關係互補而非競爭,長期以來政府資源過度傾斜於半導體產業,也加劇了此次衝擊的嚴重性。
- 關鍵事件:美國對台灣產品課徵32%關稅,重挫全球股市。
- 主要受影響產業:台灣面板產業(友達、群創)
- 業者訴求:呼籲政府檢討產業政策,避免過度偏重半導體產業。
- 短期影響:供應鏈混亂,產品漲價,市場需求下滑。
- 長期影響:供應鏈調整至少需8-12個月。
這項時效性極高的新聞,將持續追蹤事件發展,並為讀者帶來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