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碼頭工人協會 (ILA) 與資方勞資協商談判陷入僵局,工會主席表示若無法達成新協議,將於10月1日凌晨開始罷工。此消息一出,引發全球海運市場的關注,多家亞系航商採取預防性策略,計劃調漲綜合費率附加費 (GRI),預計漲幅將超過50%。
目前,現行勞資合約於9月30日到期,預計10月1日零時起罷工,航商計劃於10月1日及10月15日陸續調漲GRI。亞系航商已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 (FMC) 報備調漲GRI,預計兩次調漲,每次每40呎櫃加收2,000美元,共計4,000美元。這意味著,如果罷工成真,貨櫃三雄 (長榮、陽明、萬海) 的運價將被迫跟進,進而影響貨主運輸成本。
雖然目前貨櫃輪市場運價走低,8月上海集裝箱出口 (SCFI) 運價指數跌幅為14%,但若罷工成真,運價將大幅上漲,可能把8月的跌幅全部吃掉,並出現狂漲走勢。航運業界傳出:目前看起來談判結果不樂觀,要開始準備後續變化,鼓助貨主在罷工前快點出貨。貨櫃物流業者表示:業界普遍申請價格為10月1日加收GRI每40呎櫃加收2,000美元,10月15日再加收2,000美元。
美東碼頭工人協會 (ILA) 上次罷工是在1977年,持續44天。當時的罷工對全球海運市場造成嚴重衝擊,導致港口堵塞、貨物延誤、供應鏈中斷等問題。這次罷工如果真的發生,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影響,因為全球貿易依賴海運的程度遠高於過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陸出口的運量不足,遠東到美西、美東的運價都出現下跌。8月遠東到美西每FEU運價為5,605美元,較前一期下滑535美元,跌幅8.7%。8月遠東到美東每FEU運價為7,511美元,較前一期下跌928美元,跌幅達11%。這次罷工可能會逆轉這一趨勢,導致運價大幅上漲,進而影響貨主的運輸成本。
儘管如此,法人分析認為,即使運價上漲,貨櫃三雄的營收仍將維持高水準。因為,在全球經濟復甦的趨勢下,貨物需求量依然很大,貨櫃三雄的運輸服務仍具有市場競爭力。8月長榮、陽明及萬海營收年增115.74%、110.51%及126.45%,顯示其營運狀況良好。
總而言之,美東碼頭工人罷工事件將對全球海運市場造成重大影響,貨櫃三雄的運價也將受到影響。事件發展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