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面臨困境,訂單減少,並擴大委外台積電生產,引發業界關注。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近日會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時,表達了對美企過度依賴台積電的挫折感。
業界分析,相較於台積電純晶圓代工不和客戶競爭,英特爾本身的 IDM 發展下,不僅和客戶競爭,晶圓廠良率、品質和交期也影響訂單。英特爾為了在與超微 (AMD) 和輝達 (NVIDIA) 的競爭中勝出,不得不擴大委外台積電。
英特爾擴大委外台積電 3 奈米乃至未來的 2 奈米製程,以獲得競爭優勢。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英特爾則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兩者關係特殊。英特爾過去看不起晶圓製造,認為規模有限,而台積電的創立也與英特爾的發展息息相關。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直言,英特爾過去拒絕投資台積電,但後來卻開始自行生產晶圓,並提供代工服務。張忠謀說:「以前的霸主英特爾近年宣布跨足對外晶圓製造服務,這點我看來有相當的諷刺,因為一開始英特爾看不起製造,認為做不大。當時英特爾拒絕投資台積電,一方面當時是時機景氣不好,一方面英特爾當時看不起製造,而直到台積電成立後,Gordon Moore 和 Andy Grove 等人才說要幫一點忙,的確後來不少訂單也委託台積電製造,不過,當時的英特爾創辦人們可能沒想到,有朝一日英特爾也要自己跳下來做晶圓製造,不僅自用還號稱將幫其他人生產。」
各國近年爭相補助半導體在地製造,張忠謀認為這對全球半導體產業是挑戰,英特爾也必須擴大在地生產以應對。張忠謀直言:「這對全世界、甚至亞洲半導體廠甚至英特爾都會是挑戰,英特爾也必須擴張進而應對更多在地製造,當然有動機來鼓勵美國政府補助,但絕對不夠的。」
總體而言,英特爾擴大委外台積電的背後,反映出其在晶圓代工業務上的困境,以及與台積電的特殊關係,也凸顯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值得業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