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擴大砍單 iPhone 16 系列新機訂單,消息一出,引起台灣供應鏈的警戒,包括大立光、台積電、鴻海等主要供應商都可能受到影響。這次砍單規模達到 1,000 萬支,主要以非 Pro 款式為主,意味著蘋果對 iPhone 16 系列銷售前景並不樂觀。
根據陸系分析師最新報告,蘋果將今年下半年整體新機產量降至 8,400 萬支,比原預期少約 4.5%。明年上半年的產量預估也將大幅下降,第一季為 4,500 萬支,第二季為 3,900 萬支,皆低於 2024 年同期。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坦言,11 月訂單下滑,第 4 季需求狀況變不好,主要原因是客戶下修訂單,幅度滿大。儘管如此,台積電法人則認為 iPhone 16 Pro 系列高階機種仍算熱賣,下半年旺季可期。
鴻海則對下半年營運持樂觀態度,認為消費智能產品部門表現將較去年下半年成長,並不看淡。然而,這次的砍單規模較大,顯示 iPhone 16 系列銷售不如預期,也凸顯出科技產業快速變化的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供應鏈通常在年底和年初進行調整,而這次的砍單規模較大,顯示蘋果對 iPhone 16 系列的銷售表現並不滿意。同時,iPhone SE 4 預計在今年 12 月推出,該機型通常為產品系列中價格最實惠的機型,但並不會每年更新,因此可能無法彌補 iPhone 16 系列的銷售缺口。
這次的砍單事件對台灣供應鏈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警訊。儘管各家公司對未來的展望略有不同,但都顯示出市場競爭激烈,需要持續關注市場動態和供應鏈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