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券強制回補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當您預期股價下跌,借券賣出後,股價卻意外上漲,導致您的融券維持率低於券商設定的警戒線,券商就會強制您以市價買回股票,來補足您的保證金,避免自身風險。這種情況下,您不僅無法獲利,甚至可能面臨虧損。 了解融券強制回補機制,可以幫助您更有效地管理融券交易的風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可以參考 融券保證金多少?90%自備成數,130%維持率風險控管攻略
融券與融券強制回補
在先前幾篇文章已跟各位介紹過融券的基本操作概念(融資維持率新制輕鬆學),簡單來說,就是指投資人預期後續股價會下跌,先行向券商借股票來賣出,等到股價下跌至一定地步後,再以較低的價格買回股票還給券商,藉此賺取價差。然而,融券交易也存在著風險,其中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融券強制回補」。
融券強制回補指的是,當您融券賣出股票後,股價非但沒有下跌反而持續上漲,導致您的融券維持率低於券商規定的警戒線,券商有權利強制您以市價買回股票來補足您的保證金,以降低其風險。這就如同借錢買股票一樣,當股票價格上漲時,您需要追加保證金來維持借款的安全性。
舉例來說,您以100元融券賣出1000股股票,預期股價會下跌。但實際上,股價卻一路飆漲至150元。此時,您的融券維持率可能已低於警戒線,券商就會要求您以市價150元買回1000股股票,來補足您的保證金。這就意味著您需要付出比當初融券賣出時更高的價格買回股票,不僅無法獲利,甚至可能虧損。
因此,了解融券強制回補的機制與風險,對於想嘗試融券操作的投資新手至關重要。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融券強制回補的觸發條件、潛在風險以及如何避免。
融券回補力道是什麼意思?
融券回補力道指的是融券賣出股票後,需要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買回股票以平倉的壓力。當融券回補力道強勁時,意味著未來股價更容易上漲。
融券回補力道 = 融券餘額 / 5 日成交均量
融券餘額: 指的是目前市場上尚未回補的融券張數。
5 日成交均量: 指的是過去 5 個交易日的平均成交量。
當這個比率越高,則表示回補的力道越強,將來股價就越容易飆漲。因為當融券餘額佔5日成交均量的比例越高,代表融券回補的壓力越大,未來股價更容易上漲。
舉例來說:
假設某股票的5日成交均量為1000張,而融券餘額為5000張,則融券回補力道為5000/1000 = 5。這表示融券賣出的股票數量是5日成交均量的5倍,未來需要回補的壓力很大,股價更容易被推高。
此外,大戶持有的比例越高,表示籌碼越集中,股價更容易被炒作。 因為大戶擁有較多的資金和資源,更容易影響股價走勢。
以下是一些可以觀察融券回補力道的指標:
融券餘額變化: 當融券餘額持續增加時,表示融券回補的壓力正在累積,未來股價可能更容易上漲。
大戶持股比例: 當大戶持股比例上升時,表示籌碼集中度提高,股價更容易被炒作。
需要注意的是,融券回補力道僅是判斷股價走勢的一個指標,需要結合其他技術指標和基本面分析,才能做出更準確的投資決策。
融券強制回補是什麼?.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融券強制回補日是什麼?
融券回補日指的是投資人必須將借來的股票歸還給券商的日子。融券回補可以分為「自行回補」和「強制回補」兩種。所謂「自行回補」,指的是投資人自行買回股票,並將股票歸還給券商。而「強制回補」則是指當股票出現特定情況時,券商會強制投資人將股票歸還,這通常發生在公司停券的情況下,例如股東會召開前、除權息日之前。此外,若會造成公司流通在外股分有異動,例如現金增資、併購、減資等,也會被要求進行融券強制回補。
一般來說,融券強制回補日一年至少會有兩次,分別在股東會召開前和除權息日之前。這是因為在股東會召開前,公司需要將股票暫停交易,以進行股東會相關事宜。而除權息日則是指公司將股票的盈餘分配給股東的日子,為了避免股票價格受到盈餘分配的影響,公司也會將股票暫停交易。在這些情況下,投資人必須將借來的股票歸還給券商,以避免因股票停券而造成損失。
融券強制回補的初始目的是為了保護市場的穩定性,避免被有心人士大量且長期持有股票空方部位,造成上方賣壓沉重而操縱市場價格,導致股票價格與公司價值脫鉤。強制回補可以有效地減少空方部位,防止市場價格被操縱,維持市場的穩定性。
項目 | 說明 |
---|---|
融券回補 | 投資人必須將借來的股票歸還給券商的日子。 |
自行回補 | 投資人自行買回股票,並將股票歸還給券商。 |
強制回補 | 券商強制投資人將股票歸還,通常發生在公司停券的情況下。 |
強制回補原因 |
|
強制回補頻率 | 一年至少兩次,分別在股東會召開前和除權息日之前。 |
強制回補目的 |
|
融券回補會影響股價嗎?
融券回補會影響股價,而且影響還不小!融券的空單回補其實就等於買進,雖然投資人當初會融券是因為看空股票,預測股價會下跌,然而因為有最後回補日的限制,許多投資人可能會在最後回補日前集中將股票買回,反而助漲了股價,導致「這些基本面差的公司被放空,為什麼反而一直漲」的問題產生,這時便容易形成「軋空」行情。
有些投機者會在回補期間趁機拉抬股價,甚至天天拉到漲停,讓融券投資者不僅越賠越多造成停損壓力,還必須掛漲停價才有機會補回。想像一下,原本預期股價會下跌,結果卻被強勢拉漲,這對融券投資者來說簡直是噩夢!
那麼,如何避免被軋空呢?首先要了解「券資比」的概念。券資比是指融券餘額與融資餘額的比率,通常以 30% 作為一個分水嶺,數值愈大,代表放空的籌碼比重愈高,意味著之後需要進行回補的量也越大,容易形成軋空行情。簡單來說,券資比越高,代表市場上融券的比例越高,軋空的風險也越高。
除了觀察券資比之外,投資者也要注意市場動態,特別是當市場出現一些利多消息,或是主力資金介入時,更要提高警覺。此外,設定止損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當股價跌破止損點時,應立即止損出場,避免虧損擴大。總之,在融券操作時,務必做好風險管理,才能避免被軋空,確保投資安全。
融券會強制回補嗎?
融券會被要求「強制回補」,初始目的是為了保護市場的穩定性,避免被有心人士大量且長期持有股票空方部位,造成上方賣壓沉重而操縱市場價格,導致股票價格與公司價值脫鉤。當公司宣布停券並進行強制回補時,投資人要記得在「最後回補日(含)」之前回補股票,不然就會被判定是「違約交割」而券商也會在隔 1 天交易日強制以市價方式回補股票,但是價格通常˙都不會太好看。
融券回補日是哪時候?一般來說,融券強制回補日 1 年至少會有 1~2 次,可以用是否會影響公司流通在外股份作為判斷融券強制回補因素。例如,在股東常會、除權息旺季,由於會影響流通在外股數,因此常會進行融券強制回補。所以,在股東常會、除權息旺季的 5~9 月請不要隨意的放空台股股票!不然碰上宣佈股東會、除權息日就會被強制回補了。
舉例來說,假設某公司在 6 月份要舉行股東常會,並進行除權息作業。由於股東常會和除權息會影響流通在外股數,因此證交所可能會在 5 月份就公告停券,並要求融券者在 6 月份的某個日期前回補股票。如果融券者沒有在期限內回補股票,就會被判定為違約交割,券商會在隔 1 天交易日強制以市價方式回補股票。而這個市價通常會比當時的市場價格高,造成投資人損失。
因此,投資人在進行融券操作時,務必留意證交所的融資融券停券預告表,並在股東常會、除權息旺季等特殊時期,避免隨意放空股票,以免被強制回補而造成損失。此外,也要了解除權息會影響流通在外股數,並根據市場狀況和公司公告,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融券強制回補是什麼?結論
融券強制回補是融券交易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了解它可以幫助您更有效地管理風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簡單來說,當您融券賣出股票後,股價意外上漲,導致您的融券維持率低於券商設定的警戒線,券商就會強制您以市價買回股票,來補足您的保證金。
因此,如果您想嘗試融券操作,務必事先了解「融券強制回補」的機制,並做好以下幾件事:
- 謹慎選擇標的:選擇有合理下跌空間的股票,並設定停損點,避免虧損擴大。
- 密切監控:定期查看融券維持率,並適時追加保證金,避免被強制回補。
- 了解市場動態:特別是股東常會、除權息旺季等特殊時期,避免隨意放空股票,以免被強制回補。
融券交易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務必在充分了解其原理和風險後,才開始進行實際操作。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融券強制回補」的機制,讓您在投資路上走得更穩健!
融券強制回補是什麼? 常見問題快速FAQ
融券強制回補,為什麼會造成虧損?
融券強制回補之所以可能造成虧損,是因為當您融券賣出股票後,股價卻意外上漲,導致您的融券維持率低於券商設定的警戒線,券商就會強制您以市價買回股票來補足您的保證金。這時,您買回股票的價格可能會比當初融券賣出的價格更高,造成虧損。
什麼情況下,券商會強制回補融券?
當您的融券維持率低於券商設定的警戒線時,券商就有權利強制您以市價買回股票。通常,融券維持率的警戒線為 120%,但各券商的標準可能略有不同,建議您在融券前,先向券商了解其警戒線標準。此外,在公司停券的情況下,例如股東會召開前、除權息日之前,券商也有可能要求進行融券強制回補。
融券強制回補有什麼風險?
融券強制回補的主要風險在於,您可能會被迫以更高的價格買回股票,造成虧損。此外,由於強制回補是券商的權利,您無法預測何時會被強制回補,這也增加了投資的風險。建議您在融券操作前,充分了解融券強制回補的機制,並做好風險管理,才能降低虧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