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股權是什麼? 長期股權是指企業持有對其他企業的投資,並且預期長期持有,而非短期交易。 這些投資通常是權益性投資,代表企業對被投資公司的部分擁有權。 企業根據對被投資公司的影響力,將長期股權投資分為三類: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 子公司代表企業擁有控制權,合營企業代表企業與其他企業共同控制,聯營企業則代表企業擁有重大影響力。 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和會計處理方法會依據其分類有所不同,例如子公司的投資通常以權益法進行核算,而聯營企業的投資則可能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 了解長期股權的概念和分類對企業主和投資者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投資決策。
可以參考 電動車概念股是什麼?掌握產業鏈,投資電動車產業的必學攻略
長期股權投資的定義與範疇
在企業財務會計領域中,長期股權投資 (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代表著企業持有的對其他企業的投資,並且預期長期持有,而非短期交易。這些投資通常以權益性投資的形式存在,代表企業對被投資公司的部分擁有權。簡單來說,長期股權投資是指企業將資金投入其他企業,並期望從中獲得長期收益。
長期股權投資的範疇涵蓋了企業對其子公司、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以及企業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企業之所以會進行長期股權投資,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擴展業務: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其他企業,擴展其業務範圍,進入新的市場或產業。例如,一家汽車製造商可以投資一家電池製造商,以確保其電動車的電池供應。
- 獲得技術或知識: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其他企業,獲得新的技術或知識,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例如,一家軟體公司可以投資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以獲得最新的 AI 技術。
- 建立戰略聯盟: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其他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共同開發新產品或服務,或共同開拓新市場。例如,兩家航空公司可以互相投資,以建立聯合營運模式,共同拓展航線。
- 獲取投資報酬: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其他企業,獲得股利或資本利得等投資報酬。例如,一家企業可以投資一家快速成長的科技公司,期望獲得高額的資本利得。
長期股權投資的類型和計量方法會根據企業對被投資公司的影響力有所不同,而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深入探討的重點。
長期股權如何轉變權益法?
當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且投資者選擇將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變為權益法核算時,需要進行一系列調整,以反映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淨利潤的享有份額。這涉及到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調整留存收益和當期損益。具體而言,轉變為權益法核算時,應進行以下調整:
- 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對於原取得投資後至處置投資導致轉變為權益法核算之間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損益中應享有的份額,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例如,假設投資者在2023年1月1日以1000萬元取得被投資單位20%的股權,並採用成本法核算。至2023年12月31日,被投資單位實現淨利潤500萬元,投資者應享有的淨利潤為100萬元(500萬元 × 20%)。此時,投資者應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增加100萬元,以反映其對被投資單位淨利潤的享有份額。
- 調整留存收益: 對於原取得投資時至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損益 (扣除已發放及已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及利潤)中應享有的份額,應調整留存收益。例如,假設投資者在2023年1月1日取得被投資單位20%的股權,並採用成本法核算。至2023年12月31日,被投資單位實現淨利潤500萬元,投資者應享有的淨利潤為100萬元(500萬元 × 20%)。假設被投資單位已發放現金股利20萬元,則投資者應調整留存收益80萬元(100萬元 – 20萬元)。
- 調整當期損益: 對於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至處置投資之日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損益中享有的份額,應調整當期損益。例如,假設投資者在2023年1月1日取得被投資單位20%的股權,並採用成本法核算。至2023年12月31日,被投資單位實現淨利潤500萬元,投資者應享有的淨利潤為100萬元(500萬元 × 20%)。假設投資者在2023年12月31日處置了部分投資,則應將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至處置投資之日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利潤中應享有的份額調整當期損益。
- 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 除淨利潤外,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也應進行調整。例如,被投資單位進行了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投資者應根據其持股比例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長期股權投資自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後,未來期間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計算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損益及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的份額。具體而言,投資者應根據其持股比例,按比例分享被投資單位當期實現的淨利潤或淨虧損,以及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這將會影響投資者的當期損益和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長期股權是什麼?.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
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是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進行確認和計量,並在投資期間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反映投資的實際價值。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具體應採用哪種方法,取決於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的控制程度。
成本法適用於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情況下,即投資者持有的股權比例較低,對被投資單位無法施加重大影響。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購買過程中支付的手續費等必要支出。在投資期間,成本法僅對投資收益進行確認,即投資者從被投資單位獲得的股利收入,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而被投資單位資產價值的增減則不予反映。
權益法適用於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情況下,即投資者持有的股權比例較高,對被投資單位可以施加重大影響。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與成本法相同,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在投資期間,權益法不僅對投資收益進行確認,還應當根據被投資單位淨利潤的比例,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即投資者應當按照其持股比例,確認被投資單位淨利潤的份額作為投資收益,同時也應當按照其持股比例,確認被投資單位淨損失的份額作為投資損失。
此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還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 投資的性質: 投資的性質是指投資者的投資目的,例如是為了獲取股利收入,還是為了控制被投資單位。不同的投資目的,會影響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方法。
- 投資的規模: 投資的規模是指投資者投入的資金金額。投資規模較大,則應當採用更嚴謹的計量方法。
- 投資的風險: 投資的風險是指投資者可能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投資風險較高,則應當採用更保守的計量方法。
總之,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方法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以確保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能夠真實反映投資的實際價值。
計量方法 | 適用條件 | 初始成本 | 投資期間調整 | 說明 |
---|---|---|---|---|
成本法 | 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或重大影響 | 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 | 僅確認投資收益,即投資者從被投資單位獲得的股利收入 | 投資者持有的股權比例較低,對被投資單位無法施加重大影響 |
權益法 | 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 | 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 | 確認投資收益和投資損失,即根據被投資單位淨利潤的比例,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 投資者持有的股權比例較高,對被投資單位可以施加重大影響 |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是什麼?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是針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而言的,在期末時按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的原則來計量,對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簡單來說,當企業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價值下降時,需要對其進行減值處理,以反映其真實價值。這就像我們買了一件衣服,但隨著時間推移,衣服的價值下降了,我們就需要對其進行折舊,以反映其真實價值一樣。
可收回金額是指長期股權投資在未來能夠為企業帶來的現金流量的現值,通常通過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 使用價值: 基於長期股權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需要考慮預期收益率、折現率等因素。
- 公允價值減去處置成本: 指長期股權投資在市場上出售的價格減去處置成本。
當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時,就需要計提減值準備,並將其計入當期損益。例如,企業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賬面價值為100萬元,但可收回金額僅為80萬元,則需要計提減值準備20萬元,並將其計入當期損益。這表示企業對這項投資的價值下降了20萬元,需要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當長期股權投資的可收回金額在未來上升時,可以沖回減值準備,並將其計入當期損益。例如,企業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之前已經計提了減值準備20萬元,但後來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可收回金額恢復到100萬元,則可以沖回減值準備20萬元,並將其計入當期損益。這表示企業對這項投資的價值恢復了,需要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出來。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計提和沖回需要在會計科目中進行相關的調整,並在財務報表中進行披露。這有助於投資者和債權人了解企業投資的真實狀況,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長期股權投資的分類
長期股權投資根據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這三種類型的投資在會計處理上有所不同,主要區別在於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的控制程度以及財務報表合併的範圍。
- 子公司: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權,即投資者能夠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施加控制,並從被投資單位活動中獲取利益。子公司通常需要納入投資者的合併報表,並按照權益法進行會計處理。
- 合營企業: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共同控制被投資單位,各方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具有共同控制權。合營企業通常需要按照權益法進行會計處理,但不會納入投資者的合併報表。
- 聯營企業: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但不能控制或共同控制被投資單位。聯營企業通常需要按照權益法進行會計處理,但不會納入投資者的合併報表。
判斷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的控制權、共同控制權或重大影響,需要綜合考慮多項因素,例如投資者持有的股權比例、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管理層的影響力、投資者與被投資單位的協議等。
長期股權是什麼?結論
長期股權投資是企業財務會計中的重要概念,它反映了企業對其他企業的長期投資,並期望從中獲得長期收益。 「長期股權是什麼?」 的答案在於它是一種權益性投資,代表著企業對被投資公司的一部分擁有權,而這份擁有權將根據企業對被投資公司的影響力而有所不同,並進一步分為三種類型: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
理解長期股權的分類、計量和會計處理方法對企業主和投資者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投資決策。通過深入了解長期股權的相關資訊,您可以更有效地分析企業財務報表,並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定。
長期股權是什麼? 常見問題快速FAQ
長期股權投資和短期投資有什麼區別?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企業持有對其他企業的投資,並且預期長期持有,而非短期交易。而短期投資則是指企業持有對其他企業的投資,並且預期在短期內出售,以獲取短期收益。簡單來說,長期股權投資是為了獲取長期利益,而短期投資是為了獲取短期收益。
為什麼要進行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進行長期股權投資的原因很多,例如:
- 擴展業務: 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其他企業,擴展其業務範圍,進入新的市場或產業。
- 獲得技術或知識: 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其他企業,獲得新的技術或知識,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 建立戰略聯盟: 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其他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共同開發新產品或服務,或共同開拓新市場。
- 獲取投資報酬: 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其他企業,獲得股利或資本利得等投資報酬。
長期股權投資的分類有哪些?
長期股權投資根據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
- 子公司: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權,即投資者能夠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施加控制,並從被投資單位活動中獲取利益。
- 合營企業: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共同控制被投資單位,各方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具有共同控制權。
- 聯營企業:投資者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但不能控制或共同控制被投資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