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追蹤指數「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優選股利高填息30指數」於7月4日正式生效,並進行成分股調整,新增12檔,剔除12檔。本次調整反映了指數的選股標準,並反映了市場的最新變化。
根據臺灣指數公司的資料,本次成分股調整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指數能夠持續反映高股息且高填息的股票。調整後,電子類股的比重將近六成,金融股與傳產股的比重提高,類股更加分散。
新增的成分股包括:亞泥(1102)、東陽(1319)、華碩(2357)、漢唐(2404)、開發金(2883)、兆豐金(2886)、信邦(3023)、緯創(3231)、大聯大(3702)、力成(6239)、億豐(8464)、寶成(9904)。這些公司在過去一年都表現出色,並且預計將在未來繼續保持高股息和高填息的表現。
被剔除的成分股包括:正新(2105)、三陽工業(2206)、鴻海(2317)、致茂(2360)、神基(3005)、台勝科(3532)、臻鼎-KY(4958)、世界(5347)、中租-KY(5871)、頎邦(6147)、和潤企業(6592)、南電(8046)。這些公司被剔除的原因可能是價格漲高或市值掉出前150大。
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的經理人郭修誠表示:「新成分股調整後,電子類股的比重將近六成,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股與傳產股的比重提高,類股更加分散。」他還表示:「展望後市,全球進入新資本支出的超級循環,預計未來十年,創新的資本支出將會帶來每年2.5兆美金的額外增長。這些新資本支出包含因應AI進化、氣候變遷、人口結構改變、地緣政治與基礎建設升級等而生,而台灣廠商中有不少具盈餘成長的高股息個股散落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成分股的歷史平均填息率高達93%。這顯示這些公司有很高的機率能夠在未來繼續提供高股息和高填息的表現。
投資人可以透過 ETF 一次掌握多家企業,降低研究個股的時間,也能讓資產更有效的分布,不錯過任何產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