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於2025年3月24日宣佈,其子公司Ingrasys Technology USA Inc. 已斥資1.42億美元(近新台幣47億元),在美國德州休士頓購置86.34英畝土地及1,011,521平方英尺廠房,大幅擴展其伺服器製造業務。此舉被視為鴻海積極因應全球科技產業趨勢,並滿足重要客戶需求的策略性佈局,同時也顯示台灣科技產業積極參與全球AI市場競爭的決心。這項最新投資,是繼先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本月中旬法說會上預告相關計畫,以及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於2月中旬透露相關訊息之後,正式對外公布的重大消息。此消息也緊隨蘋果公司於今年2月下旬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的規劃之後。
鴻海此番大動作,主要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因應美國製造政策:此舉被業界解讀為回應過去川普政府時期推動的「美國製造」政策,以及滿足主要客戶,例如蘋果公司,在美國本地生產伺服器的需求。
- 滿足客戶需求: 鴻海在休士頓原先即設有伺服器製造據點,此次擴建顯然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特別是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伺服器產能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 搶佔AI伺服器市場商機: AI伺服器市場正蓬勃發展,鴻海透過此次投資,顯然意圖搶佔這塊巨大的市場商機。 外電報導更指出,蘋果公司將與鴻海合作,在休士頓生產伺服器,供其「私有雲端算力」系統使用。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法說會上表示:「鴻海與美國客戶將在美國幾個州有生產合作計畫,而且會愈來愈多。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動態很難預測,鴻海只能靜觀其變,把能做的部分做好,但仍樂觀看待今年AI伺服器營收可望突破兆元,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肯定超過50%。」 此番言論展現了鴻海對於美國市場的信心,以及對AI伺服器業務的積極展望。
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先前也透露,多家台灣AI伺服器代工廠已陸續赴美國德州考察,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廠商跟進,宣布加碼投資美國的計畫。 這顯示台灣科技產業正積極佈局全球市場,並積極參與全球AI產業鏈的競爭。
這項最新的投資,是鴻海長期以來在美國佈局的延續,自1988年進軍美國市場以來,鴻海持續深耕美國市場,此次大規模投資,更顯其深耕美國市場的決心。 同時,這項投資也再次突顯了蘋果公司在AI領域的積極佈局,以及其對供應鏈的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鴻海在中國鄭州也追加人民幣7,767萬元(約新台幣3.53億元)的投資,顯示鴻海在全球布局策略的多元化發展,並非單純將投資重心轉移至美國。
此次鴻海在休士頓的擴廠,是近期科技產業的重大事件,不僅反映了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也突顯了台灣科技產業在全球競爭中的重要地位。 我們將持續追蹤相關發展,並為讀者提供最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