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慧 (AI) 領域競爭白熱化!近日,OpenAI、Google 與中國的 DeepSeek 等科技巨頭紛紛推出新一代 AI 模型,掀起一波 AI 模型更新潮,也直接帶動全球伺服器產業的蓬勃發展。這場 AI 模型爭霸戰,其影響力正快速蔓延至全球科技版圖,特別是對台灣的伺服器製造產業,更帶來顯著的利多。
時效性:這場 AI 模型競賽正於 2025 年 3 月底快速展開,各家公司爭先恐後地發表最新的技術突破,為產業帶來極大的變革。
首先,OpenAI 於 3 月 25 日線上發表 GPT-4o 系統的升級版,其原生圖像生成功能不再依賴 DALL-E 模型,代表著其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同日,Google 也發表了 Gemini 2.5 模型,號稱其上下文長度可達驚人的 100 萬個符元,未來更計劃提升至 200 萬符元。這表示 Gemini 2.5 能夠處理更長、更複雜的文本資訊,在多項基準測試中更超越了 OpenAI 的 o3-mini 和 DeepSeek 的 R1 模型。
另一方面,中國的 DeepSeek 也積極參與這場 AI 競賽,釋出 V3-0324 模型更新版。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該模型在部分基準測試中,甚至超越了 OpenAI 的 GPT-4.5,特別在城市編碼和數學推理方面表現亮眼。
- OpenAI GPT-4o:原生圖像生成功能升級,不再依賴 DALL-E。
- Google Gemini 2.5:上下文長度達 100 萬符元(計劃支援至 200 萬符元),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表現優異。
- DeepSeek V3-0324:在部分基準測試中超越 GPT-4.5,展現中國 AI 技術的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的雲端服務供應商也出現變化,不再由微軟獨家提供,甲骨文和 CoreWeave 也加入了合作行列,此舉將有助於 OpenAI 的 GPT-4o 模型更廣泛地應用。
這場 AI 模型的競爭,也直接影響到伺服器產業的發展。由於新一代 AI 模型對運算能力的需求大幅提升,帶動了對高性能 AI 伺服器的巨大需求。台灣的伺服器代工廠,例如鴻海、廣達和緯穎等,都將從這波 AI 熱潮中受益,預計將迎來新的成長契機。
影響:美中兩國在 AI 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這場 AI 模型的競賽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國家科技實力的展現。 這場競爭對全球科技產業,特別是台灣相關產業的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目前,雖然各公司都積極宣傳自身模型的優勢,但各模型的實際應用和長期效能仍有待觀察。未來,這場 AI 模型爭霸戰將如何演變,值得我們持續關注。